2013-12-31
尊敬的各位RESIMERs:新年好!
2014年元旦到了!
可能真像大家所说的,老人就爱回忆。我不敢说老,但爱回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回想自己当年在研究生学习时,好像蛮喜欢元旦和过年的,因为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又可以回家团聚,又离独立工作近了一点。然而,现在怕过年了,因为总觉得时间越过越快,该干的事情总也没有圆满完成,心生一丝无奈。
尽管内心无奈,我还得往前赶。即便是被日子挟卷着踉跄向前,也不敢蹒跚,更不敢徘徊。
盘点2013年与大家共度的每一天,喜忧参半。
人才永远是RESIM发展的基础,是我们的新鲜血液。张超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归来后,成为我们组的客座研究员;林木博士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我们的博士后;时朔、张佩值、王宇豪、李林东、于静雯和林代秀6位硕博连读研究生也来到了RESIM;还有一批不同年级的本科同学来到RESIM,开始旁听组会或实习研究。
人才培养是RESIM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郑弢博士完成了五年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前往北京十一学校任教;刘文驰、刘高元圆满完成了本科学士学位论文,也分别去美国UC Berkeley和U Florida继续深造;山东大学化学院的时朔和中央民族大学化学系的张佩值在本室完成本科论文,又被免试推荐回到北大;首都医科大学的郝钰欣客座本室,顺利完成了学士学位论文。令人高兴的是,王峰博士的学位论文工作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励,赵泽琼同学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又有数名学有余力的中学生前来我室实习,其中北大附中的沈简同学今年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了在美国凤凰城举行的Intel ISEF创新赛,取得了优秀成绩,他本人也被我院提前免试录取,现已开始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吕广明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暑期交流资助,赵湉也被派往香港中文大学王建方教授实验室学习与交流。
研究经费是RESIM发展的润滑剂。由我们牵头的具有国家重大目标导向的“稀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分离的科学基础”973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滚动进入后三年;我们作为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牵头申请的“新型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的科学基础及应用”973项目;我们还与解放军306医院合作,所申请的“纳米氧化铈Ce3+/Ce4+调控及其对胰岛b细胞保护研究”项目获得了基金委化学部重点基金资助;孙老师申请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调控及光热效应研究”项目获得了基金委化学部面上基金资助。此外,我们还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高松老师牵头申请的“分子固体的磁性及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今后几年我们不会为经费太过发愁了!
科学研究既是RESIM的创新所在,是RESIM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也是RESIM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在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应用方面,我们发展的“联动萃取”流程已经在全国稀土分离工业广泛推广应用,引领和支撑了我国稀土分离技术的绿色化、高纯化和高效化发展,成为我国稀土分离技术继续领先于国际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所建立的超高纯稀土萃取分离流程已经开始运转,中重稀土产品的纯度高达99.999%-99.9999% (5N-6N),创造了稀土溶剂萃取工业生产在产品纯度和生产效率上的国际新纪录。在稀土硫化物和氧化铈纳米材料控制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方面,我们将实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化了对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质的认识,为相关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在贵金属纳米材料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方面,成功地利用贵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将材料拓展应用于有机化学催化反应和食品安全可视化示踪标记等领域。在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研究中,成功地发展了可在808 nm光高效激发的材料体系,有效避免了目前稀土氟化物材料在980 nm光激发下对生物体的热效应损害,为相关材料在生物荧光标记中的真正应用奠定了基础。
我们还作为主力,参与组织了今年暑期在我校召开的第七届全国配位化学学术会议,大家的热情服务、努力奉献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体现了RESIMERs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能力。我们多位同学还参加了在德国、波兰和丹麦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暑期班,更多的同学参加了在国内举行的学术会议,同学们在会上积极交流和展示,既经受了锻炼,也更多地理解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在社会服务方面,除了张老师和孙老师担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的编委、我担任该刊执行副主编外,孙老师还担任了Elsevier刊物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发光领域的编辑,并将从2014年起担任该杂志的Senior Editor;我将卸任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的Senior Editor,并已担任ACS的Inorganic Chemistry的Associate Editor。这些服务科学共同体的工作也是扩大RESIM影响的重要方式,在此要衷心感谢严铮洸、张超博士的大力协助。
RESIM是我们共同的家。今年暑期,山东大学贾春江教授在山大化学院和山大威海分校领导的支持下,承办了RESIM第二届学术交流会。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RESIMERs聚会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一起交流学习体会、讨论合作研究,充分体现了家的温暖和凝聚力。我们为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而骄傲,为大家的快乐生活和创新研究而欣慰。
当我们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岁月时,我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闪现“假如……,我就能……”这样的句式。是啊,如果我们都能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充分准备、切实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和及时修正,我们肯定可以做得更好、成才更快,日后活得更体面。然而,我们明知天下没有后悔药,却还总会事后后悔。我想这可能还是我们的责任心不够、执行力不强、自信心缺乏,尚未真正明事理、懂人生,有时甚至是在纵容自己,或是在逃避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需要我们正视未来、面对人生、面临选择(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被选择)时,感到心虚、焦虑,甚至抑郁的原因。
且不说北大所担负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也不说我们要从这里走向社会、奉献国家的责任,更不说我们儿时纯真浪漫的理想,只说我们自己今后如何能体面地生活和工作,如何能让为自己的父母后半辈子有个依靠,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这样一些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时时警醒自己,不能虚度时光啊!
这一年里,我常有自责。当大家在表扬严老师的脾气越来越好、更加理解学生时,我常常会处于矛盾甚至煎熬中,我总是在为教师的责任、自己的能力、同学们的发展和RESIM的和谐而纠结。扪心自问,不是我脾气好了,而是我原先严苛的训练标准松动了,甚至想淡化“一个不能少”的为师理念。说白了,是我的眼里甚至揉得进沙子了!这样的变化,绝非我本愿,是一种应该批判并纠正的逃避和放弃啊!
回忆和念旧可能是年老的标志。近来我时常想到当年的自己,比大家今天的基础差、比大家更不成熟,时常还会闯祸。可我幸运的是,我有徐光宪先生这样的一代宗师指教、有李标国、吴瑾光等一批老师的匡正,我才能有今天,才能够在年末与亚文、聆东教授一起给自己和大家写上几句。我的老师们给了我今天,我希望自己能继承老师们的仁德和学问,强化自身的修养提高,与大家一起努力。
我常常会为我们学生们的优良品行而自豪,也会为大家的努力工作而欣慰。我们除了要时常记起“责任、荣誉、未来”这样的理念外,还需要想想为RESIM增加一抹什么色彩呢?
我最希望的,就是要我们的RESIMER具有坚忍不拔、敢打敢拼的“闯”劲和“冲”劲!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立德树人!
2014,我们来了!
严纯华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