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每年招收1-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欢迎联系
唐淳实验室关注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立体结构如何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评估相应的能量景观,阐释蛋白质行使功能的内在机制,是国际上最早将顺磁核磁共振用于蛋白质构象可视化的实验室之一。基于所发展的核磁技术,观察和表征了低布居数的蛋白质构象状态,捕获解析了生物大分子间的极弱相互作用。实验室还发展了与单分子荧光、质谱交联等方法联用的整合技术,发展了相应的探针和计算技术,表征了生物大分子构象在多时空尺度的级联变化。
关于唐淳教授
科研经历:
- 2020 –,教授,博士生导师,伟德国际1946官网
- 2020 – ,研究员,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伟德国际1946官网定量生物学中心
- 2010 – 2020,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
- 2008 – 2010,助理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
奖项奖励:
-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
-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4)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
- 美国霍华德休斯国际青年科学家(2012)
- 中国物理学会王天眷波谱学奖(2012)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1)
研究领域:
• 发展生物磁共振技术,开发顺磁探针,发展相应的计算方法,表征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动态结构、动态互作;
• 发展整合核磁共振与小角散射(SAXS)、单分子荧光(smFRET)、质谱交联(XLMS或CXMS)实验与计算方法,发展质谱交联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表征非平衡态下的生物大分子的动态结构;
• 探究化学修饰、物理化学环境等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动态的影响,重点关注泛素化、磷酸化和甲基化的调控作用;